探秘火洲文明 追寻丝路足迹 吐鲁番 | 三日研学实践方案

三日研学实践方案 | 探秘火洲文明 追寻丝路足迹 吐鲁番

探秘火洲文明 追寻丝路足迹  吐鲁番 | 3 日研学实践方案

课程背景 

        吐鲁番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,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,拥 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。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,吐鲁番研学课程不仅是一 次地理、历史、文化的综合学习,更是一次跨学科的实践探索。 吐鲁番地处天山山脉东部的盆地,是中国最低的盆地,也是世界上最热的地 方之一。吐鲁番以干旱、高温著称,夏季气温常超过40℃,昼夜温差大,降水稀 

少。吐鲁番拥有独特的地貌,如火焰山、库木塔格沙漠等,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 源(如坎儿井);还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,如交河故城、高昌故城、柏孜克里克 千佛洞等,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。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,了解吐鲁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,学习自然条件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;通过探究坎儿井等古代水利工程,理解人类如何利用智慧适 应自然环境;通过参观历史遗迹,了解吐鲁番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,感受多 元文化的魅力; 吐鲁番研学课程为五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平台,通过实地考察和 实践探究,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丰富的学科知识,还能培养综合能力和情感态度。 这一课程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、历史与文化的关系,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课程理念 

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 

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,认识、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,提升综合素质,着 力发展核心素养,特别是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,以适应快速变化 的社会生活、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。 

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,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主题,组织具有教育意 义的课程结构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内容,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、社会、 自然的真实体验,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。 

课程实施注重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 

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,注重动手实践、手脑并用,知行合一、学创 融通,倡导"做中学""学中做",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 性。避免简单的知识讲解 ,避免缺少实践、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。 

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 

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,充分肯定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,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。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,注重评价内容多维、评价方法多样、评价主体多元。

课程目标 

知识与技能 

● 地理知识:了解吐鲁番的地理位置、气候特点(如高温、干旱)认识吐鲁番独特的地貌特征,如火焰山、库木塔格沙 漠等; 

● 历史知识:了解吐鲁番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历史作用,认识交河故城、高昌故城等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; 

● 科技知识:掌握坎儿井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古代农业中的应用,了解古代吐鲁番人如何利用智慧适应干旱环境。 

● 技能目标: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吐鲁番的历史、文化和科技成就。 

过程与方法 

● 观察探究能力:通过实地考察,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 

● 团队合作能力:通过小组活动,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 

● 实践创新能力:通过模型制作、实验等活动,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; 

● 通过研学生活,独立生活,提高学生遵纪守时、自我管理、自 强自律和人际交往能力。 情感态度与价 值观 

● 激发学生对自然、历史和文化的兴趣,培养热爱祖国、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; 

●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树立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观念。

课程亮点 

【历史人文】——吐鲁番博物馆、交河故城

【地理生态】——坎儿井源、火焰山、库木塔格沙漠

【非遗体验】——模戳印花

课程内容 

课程简表 

DAY1  启程:库尔勒-吐鲁番 

 走进吐鲁番 欢迎仪式  午餐

下午  吐鲁番博物馆  坎儿井源 

历史文化:从博物馆看丝绸之路的辉煌 

地理生态:探秘坎儿井智慧 

晚间 消防演习 

消防安全:学习安全知识 ,熟悉消防通道、了解酒店消 防设施 

DAY2  库木塔格沙漠 

地理生态:踏着滚烫的沙粒、寻找生命的奇迹 

下午 

火焰山 

地理生态:感受火焰山的热情与力量 

DAY3  交河故城  交河古村 

历史文化:感受时光凝固的唐代城市 

非遗体验:模戳印花 

下午 

返程:吐鲁番-库尔勒

课程探究主题 

探究性问题 

坎儿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它是如何将地下水引到地面的? 

知识收获: 

1、了解坎儿井的历史背景、工作原理; 

2、掌握坎儿井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; 

3、 认识坎儿井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。 

能力收获: 

1、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,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; 

2、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,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; 

3、通过反思和总结,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见解。 

情感态度价值观收获: 

1、激发对古代科技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尊重; 

2、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,树立珍爱和平、反对战争的理念。 

学科知识链接 

历史、地理、科学 

探究过程的实施 

导入环节 

前置查阅资料,初步了解坎儿井的建造 

知识讲解环节 

1、聆听导师的讲解,了解坎儿井的发明历史 

2、聆听讲解员介绍坎儿井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及每一部分的功能 

实践操作环节 

1、参观坎儿井景区,观察坎儿井的构造和运作方式; 

2、理解竖井、暗渠、明渠等组成部分的功能。 

讨论交流环节 坎儿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它是如何将地下水引到地面的?

课程具体安排 

D1天  上午  学校统一集合前往吐鲁番  大巴车:08:00—14:00  火车:C996 10:11—13:08 

下午  吐鲁番博物馆 15:30-17:30 

历史文化-从博物馆看丝绸之路的辉煌 

1、聆听吐鲁番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。 

2、了解博物馆中的文物; 

3、参观博物馆,观察展品,记录重要信息; 

探究课题:博物馆展示了哪些古代吐鲁番的文物?他们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生活和文化 

坎儿井源 17:30-19:00 

地理生态-探秘坎儿井智慧 

1、聆听坎儿井的发明历史和工作原理; 

2、理解竖井、暗渠、明渠等组成部分的功能; 

3、参观坎儿井景区,观察坎儿井的构造和运作方式。 

探究课题:坎儿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它是如何将地下水引到地面的 

课程地点:吐鲁番博物馆、坎儿井源;住宿地点:吐鲁番;用餐:中、晚餐 

D2天 上午 库木塔格沙漠 09:30-16:30 

地理生态-踏着滚烫的沙粒、寻找生命的奇迹 

1、聆听了解沙漠的形成原因; 

2、实地观察沙漠地貌、植被和动物。 

3、感受高山滑沙带来的乐趣 

探究课题:沙漠是如何形成的?有哪些植被和动物? 

下午  火焰山  17:30-19:00 

地理生态-感受火焰山的热情与力量 

1、前期了解火焰山与《西游记》相关的传说和文化故事; 

2、聆听火焰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,地貌形成的过程; 

3、参观火焰山,观察地貌、气候和植被,记录重要信息 

探究课题:火焰山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? 

课程地点:库木塔格沙漠、火焰山;住宿地点:吐鲁番;用餐:早、中、晚餐 

D3  交河故城、交 河古村 09:30-12:30

历史人文-感受时光凝固的唐代城市 

1、聆听了解交河故城的历史背景、建筑布局; 

2、观察交河故城的建筑遗迹,记录其布局和功能; 

3、非遗体验——模戳印花 

探究课题:交河故城为何衰落? 

统一乘车返校,结束愉快的研学之旅! 

大巴车:14:00—20:00 

火车:T9521 15:51—19:16 

课程地点:交河故城;用餐:早、中餐

课程延伸 

《研学总结 成果分享》 

1总结研学实践收获 ,升华研学意义 ,提升研学效果; 

2帮助学生内化研学所得所获 ,引导学生知行合一、学以致用。 

文艺记录

 1.学生通过作文、演讲、绘画、手抄报、手工等多样化文艺创作形 

式,回顾研学旅程,表达对此次研学之行的收获与感悟。 

成果展示

2集中陈列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生成的优秀课程手册和手工品等作品, 

予以适当表彰,使学生获得积极性反馈,提升学习动力。 

3. 主题汇报

开展主题汇报会,学生以个人或小组PPT报告等方式 ,向老师和同 

学分享研学旅行的所见所闻与心得体会。

首页>研学旅行>

新ICP备2025018561号-2